晨起刷牙,发现自己口角漏水;出门照镜子,发现自己口眼歪斜;开车到家,发现自己无法闭眼;中午吃饭,发现自己吃饭夹食;朋友聚会,发现自己说话漏风;睡前洗漱,发现自己不能蹙眉、鼓腮。原来,这些都是“面瘫”惹的祸,本期科普,我们就来聊一聊“面瘫”。
近来科室接诊的面瘫患者明显增多,这其实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。面瘫,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、面神经炎、特发性面神经麻痹,中医称口僻、口眼歪斜,是常见的面神经疾病。是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的一种疾病,受凉、感染、中耳炎是面瘫常见的发病原因。

中医认为本病多由劳作过度,机体正气不足,脉络空虚,卫外不固,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入中面部手太阳、手足阳明经筋,导致气血痹阻,经筋功能失调,筋肉失于约束,出现面瘫。
任何年龄均可发病,以20~40岁为多见,男性略多,通常急性起病,典型的症状就是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,患者会出现额纹消失、眼裂扩大、鼻唇沟变浅、口角下垂等,吹口哨或发笑时,尤为明显。此外,患者还可能伴有味觉减退、听觉过敏、泪腺和唾液分泌障碍等症状。有的病人在起病前几天,有同侧耳后、耳内、乳突区的轻度疼痛。
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得了面瘫,应该怎么办?
一旦发现上述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、体格检查,以及必要时的影像学检查(如MRI)来确诊。
治疗原则为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面神经水肿,缓解神经受压,促进神经功能恢复。早期干预至关重要。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、抗病毒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;同时,中医针灸、理疗等也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。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,预后良好。
针灸治疗面瘫疗效明显,是目前治疗本病的好选择方法。针灸治疗面瘫以活血通络,疏调经筋,针灸并用,平补平泻为治则,取穴处方以面颊局部和足阳明经腧穴为主。局部取穴常以阳白、四白、颧髎、颊车、地仓、翳风为主,起疏调经筋气血,活血通络的作用;合谷是手阳明大肠经腧穴,为远端取穴,与近部翳风相配,祛风通络,同时又寓“面口合谷收”。同时,在面部配合闪罐或火龙罐起到祛风散寒、通经活络、行气活血,加快面瘫恢复。
起居护理
1.宜避风寒,外出戴口罩,注意面部保暖,勿用冷水洗脸。用热毛巾敷患侧颜面,把手搓热轻柔面部。
2.做好口腔护理,饭后用温开水漱口,睡前刷牙。
3.眼睑不能闭合,应该减少外界刺激,如电视/电脑/紫外线。睡前涂抹眼药膏,生理盐水纱布盖眼保护角膜。
面瘫的饮食护理
宜清淡易消化饮食,多食新鲜蔬菜,粗粮如:豆类,玉米,瘦肉等,忌辛辣油腻、生冷刺激食品,不宜食羊肉、狗肉等,忌烟酒。
康复锻炼
1.鼓励患者练习患侧面肌的随意运动,如嚼口香糖,避免咀嚼过度。
2.抬眉运动:练习上提健侧和患侧的眉毛。
3.闭眼训练:练习闭合健侧和患侧的眼睛,当患侧不能完全闭合时可用手轻轻按摩。
4.耸鼻训练:每日10-20次,1-2秒每次。
5.示齿训练:练习时注意健侧和患侧同时用力,每日10-20次,2-3秒每次。
6.鼓腮训练:可用手捏住患侧口唇,每日10-20次,2-3秒每次。
7.冬季是面瘫的易发季节,应注意保暖,避免冷风吹袭。
8.面瘫与病毒感染有关,所以平时要多注意,避免感冒。
9.减轻心理压力,避免过度劳累,加强体质训练,增强免疫能力。
|